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藏品作为数字经济的产物迅速进入国内市场,并成为部分投资人眼中最新的“财富密码”。一张普通的网络截图,一旦标榜为“数字藏品”,身价就能从几元钱炒到成百上千元。不少人贪图“高额回报”,却对数字藏品了解甚少,从而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本期我们就数字藏品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让大家有更清晰的认知。
问:什么是数字藏品?
答:截至目前,数字藏品的概念在现有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仅在团体标准(《数字藏品合规评价准则》)中对于国内市场流通的数字藏品定义、合规发行及流转进行了规范,其表述为:国内发行的数字藏品一般是指一种限量发行的虚拟文化商品,包括数字形式的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等形式,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其发行、购买、使用等流程进行记录,使其具有了唯一性、不可复制、不可篡改、永久存证的特征,又称为“数字艺术品”、“虚拟数字商品”。
问:投资数字藏品涉及哪些风险?
答:投资数字藏品涉及的风险主要有三类。一是合规性风险。数字藏品的交易平台依法需要办理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艺术品经营备案、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拍卖经营批准证书、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等许可。除此以外,在我国未经许可不得从事数字藏品平台的经营活动。二是数字藏品质量风险。对数字藏品而言,其本质上属于虚拟文化艺术商品,尚未形成公认的价值确认体系,价格存在巨大波动,某些数字藏品本身不存在艺术性或收藏价值,仅仅因投机炒作等因素导致价格大大偏离了本身价值。三是数据信息安全风险。目前国内大部分数字藏品交易平台的区块链技术并不成熟,面临着数据隐私泄露和信息遗失的风险。同时,伴随着市场的火热,数字藏品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和黑客们的目标,极易引发被盗事件发生。此外,数字藏品经营活动一不小心还会与洗钱、非法经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犯罪活动交织。
问:作为投资者应如何避免落入以“数字藏品”为噱头的骗局?
答:首先,从交易对象来看,投资人应关注数字藏品平台的经营资质。某些公司利用当下“元宇宙”概念,规避文化、网信等相关部门的监管,将“动漫人物”“山水风景”“历史人物”等虚拟商品存在巨大升值空间作为噱头,推高价格从中获利。其次,从交易方式来看,根据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数字藏品不可开展炒作、洗钱、代币化、金融化、证券化等挂牌或私下非法交易。投资人应谨记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炒作)或承诺回购获取暴利的“数字藏品”交易活动均为骗局。最后,从投资理念来看,投资者应时刻树立理性投资观念,对风险与收益并存保持清醒,对新兴投资领域保持审慎,对热门概念的炒作保持冷静。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多关注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若遇到以“数字藏品”为噱头的骗局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金融监管部门举报,切实维护自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