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风险提示

防范非法集资典型案例:投资养老公寓享复利?小心非法集资套住“养老钱”!

来源: 南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04-17 字体:[ ]

发展养老社区、养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面临老龄化问题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以“养老项目投资”为外衣的非法集资却混杂其中,让“养老投资”成了老年人被骗的高发地带。“不可能被骗了。”2022年初秋,一位投资“心连心”养老项目的老人难以相信,自己投资了7年之久的养老公寓项目竟是一场骗局。直至警方立案,老人方如梦初醒。

宣称“养老慈善”投资项目,骗取信任花样多

上饶市心连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注册于2012年,该机构在并未持有金融业务相关牌照的情况下,将自己包装成“公益慈善组织”,宣称“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养老市场将随着客户群的增多而出现更多的商业契机和广阔的市场”,“心连心”将专门为老年群体提供养老养生服务,并以老年公寓为实体依托,发展老年社区家政服务等综合业务,而老人投资的钱都将用于上述养老公寓项目建设,投资者还将按月获得收益。为了吸引更多老年人,“心连心”还经常性组织养老院项目参观、金婚老人拍婚纱纪念照、景区“一日游”、开办养生讲座等活动。

一张凭条,“利滚利”诱骗老人越投越多

“心连心”承诺,投资者存入资金后将可以获得约定好的期限和利息,即所谓“分红”。该机构所承诺的收益率并非高得出奇,但比银行的存款利率要高一些,这足以让老人甘愿将银行的资金取出,转存“心连心”。尽管“心连心”承诺了定期支付本金和利息,但不少老人实际上并未真正拿到太多收益。因为该机构设置了“利滚利”的存款模式,以“复利”计息的形式,诱骗老人越投越多,但不会轻易将钱取出。

据投资者反映,投资后会得到一张写明投资金额、收益率以及投资到期时间等信息的凭条,但除此凭条外,未与正规的合同文件。最开始,每个季度凭借凭条可到 “心连心”所在的办公地点提取分红,但时间久了有了信任之后,投资者就不会真的将钱取出,而是将利息加本金一起转结到下一期,并获得更新后的凭条。

2022年7月,“心连心”的庞氏骗局最终无以为继,投资者这才意识到这场“投资”已是“竹篮打水”。

案件警示

近几年,除了“心连心”养老公寓案件,多地均曾出现过类似案件。市处非办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朋友,养老机构未经有关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登记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收住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应查看相关证件并按规定签订养老服务协议,谨慎预付高额养老服务费用。如果涉及到养老项目投资更要谨慎,一定要核实项目的真实性,关注好投资款的流向。要牢记风险与收益是正相关的,即收益越高意味着其潜在风险就越大,切莫被高息所吸引,防范由此导致财产损失。

以上案例来源于新京报,由南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