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风险提示

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小课堂第九十五期:黄金托管成骗局,谨慎投资不踩坑

来源: 南通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02 字体:[ ]

近年来,黄金作为全球公认的避险资产,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近日黄金期货和现货价格更是刷新历史新高,金价的持续走强,也令很多投资者决定放手一搏。而随着金价狂飙,金店乱象也开始出现,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以“黄金托管”为名实施非法集资、诈骗等行为,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本期我们就以“黄金托管”为噱头的骗局进行科普,谨防踩坑。

问:以“黄金托管”为噱头的非法集资活动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首先,目前国内市场投资黄金的方式主要包括购买实物黄金、黄金ETF、现货黄金合约、黄金期货等,且由专业的金融机构进行托管。而大多市面上的金店是黄金饰品承销商,并不具备投资黄金的资质。一些违法分子以“黄金托管”为噱头,将黄金饰品委托保管、销售业务与黄金投资业务混淆。其次,一些违法机构在承销黄金饰品的同时,与投资人签订代管、收购协议,承诺一定的期限后,投资人可以获得购买黄金饰品的本金和利息,其实质上就是代客理财行为,黄金只是作为媒介诱使投资者投入资金。一旦这些机构将投资人购买黄金饰品的本金形成资金池,将资金进行错配、再投资、挪用或者被非法集资人挥霍,很可能会出现门店跑路的现象,令投资人血本无归。最后,一些不法机构在销售黄金饰品时也常常采用过度宣传黄金价格波动,吸引投资人购买,在黄金饰品代管代销协议中,约定的收益往往明显背离价值规律。

问:如何避免在“黄金托管”投资中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答:投资人应了解三个有关“黄金托管”的知识点:一是要选择正规的机构参与黄金投资。黄金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将受托的投资者财产投资于实物黄金或黄金产品的金融服务。投资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投资渠道,避免参与无牌无证、资质不明平台发起的投资。二是切忌把黄金饰品买卖与黄金投资概念混同。黄金饰品的价值虽然与黄金价格有关,但本质上还是由其商品属性决定,如工艺价值、品牌价值等。所以,鼓吹只涨不跌的“黄金托管”缺乏经济学的支撑,也不符合市场规律,投资人不能轻信黄金饰品销售机构的宣传,更要理性对待一些机构所谓“黄金托管”的增值模式,防范非法集资风险。三是理性对待资管业务的收益。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作为投资人面对任何打着稳赚不赔旗号的投资机会都要谨慎对待。“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原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曾如此提示非法集资风险。对于承诺过高或违背市场规律的收益承诺,应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被短期利益冲昏头脑。

南通市处非办提醒:非法集资手段层出不穷,作为消费者应树立正确投资观,抵制高利诱惑以不变应万变。如发现非法集资相关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共同维护良好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