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第三期
来源: 南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1-03-10 09:30 累计次数: 字体:[ ]

Q1:

我市处非办和各县市区处非办经常通过互联网提示风险,说某某机构不具备吸收资金等资质,可能涉嫌非法集资子。既然发现风险,为啥不直接立案查处,这样效果不是更好?

A1:

这确实是处置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希望打早打小,尽快打击取缔,以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但是立案查处有严格的法律程序,需要充足的取证,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对跨地区案件,国家规定,跨区域非法集资案件处置要按照“三统两分”的原则,由总部所在地牵头主办的,统一指挥协调、统一办案要求、统一资产处置。如果总部还没有立案,我们暂时就不方便直接立案查处。

当然,对群众举报和发现的各类线索,我们在提示风险的同时,也会积极开展前期调查、取证和研判分析。随着侦办的深入,有关部门会采取更适宜的处置办法。比如会把线索移送总部所在地,一旦达到非法集资标准,我们肯定会依法处置。简单说风险提示是我们处置工作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我们要求500多家风险机构办理了机构注销、解散了经营团队、关闭了经营场所,还有200多家机构被采取了立案措施。对这些机构取缔前,大多都进行过风险提示。

Q2:

能否给广大市民支支招,帮助大家远离非法集资?

A2: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确实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加大打击处理力度,也需要社会各界广大市民联防联控,做到能识别、不参与、敢举报。我们这里总结了七个小妙招。

第一招是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看其投资回报率是否过高。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

第二招是通过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否具有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金融业务资格。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就涉嫌非法集资。

第三招是看集资机构是否在工商税务进行登记。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如果发现相关企业未合法注册、未办理税务登记,基本可以断定是骗子公司。

第四招是看集资机构是否已被相关媒体曝光。一些影响较大的非法集资犯罪行为,相关媒体多会进行报道。投资者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防止不法分子流窜作案。

第五招是谨慎对待亲朋好友的投资建议。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多与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仔细商量、审慎决策,防止成为其发展下线的目标。

第六招是要警惕来路不明的广告资讯。街头传单、推介会、免费旅游、短信、电话、QQ、微信、上门推介、熟人介绍……这些信息来源勿轻信!

第七招是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应与投资机构签订文字协议,并注意收集和保留相片、录像、录音、电话等相关证据。这样,一旦发现被骗,有利于公安机关及时调查取证,最终减少个人损失。同时,也不要有政府会兜底的侥幸心理。

Q3:

非法集资清退资金来源有哪些?集资款怎么清退给集资参与人?

A3:

国家处置非法集资有个三统两分原则,即统一指挥协调、统一办案要求、统一资产处置、分别侦查诉讼、分别落实维稳。“集资款的清退,应根据清理后剩余的资金,按集资参与者集资额比例予以清退。对跨区域案件,由牵头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确定统一的清退比例。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损失的,由集资参与者自行承担”。涉案财物不足全部返还的,按照集资参与人的集资额比例返还。